(记者 赵晨民)上年纪了,好不容易有个工作的机会,所以不敢提要与工地签订劳动合同,唯恐因此被辞。但是没合同,一旦出现纠纷,维权就有麻烦了。日前,吴中区法律援助中心就接待了一位前来求助的遭遇工伤却没签过劳动合同的打工者。 今年58岁的老吴从河南老家外出漂泊数年,平时就靠在工地打零工维持生活。上个月26日,老吴被机器割伤了手指,老板付了部分医药费后就不闻不问了。老吴说,自己能有一份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 从没敢跟老板提要签合同。马上就要过年了,如果来年老板不再需要他,他的伤又该怎么办?于是老吴找到了吴中区法律援助中心,希望能够咨询一下工伤赔偿事宜。 没有合同,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值班律师希望老吴找出工作服、工作牌、银行流水、录音录像、聊天记录、考勤记录等他与工地存在实际劳动关系的证据。幸好,老吴除了有工资的转账记录之外,还保留了一份手机录音,录音中老板亲口承认了他工伤的事实,这就给劳动关系的认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而劳动关系的认定,是劳动者能够得到工伤赔偿的重要前提。 值班律师提醒老吴,诉讼、仲裁这些司法途径虽然有效,但是需要时间。考虑到临近年关,要想早些拿到赔偿款,不妨依据现有证据与老板协商,以求更快解决问题。工作人员还告诉他,如沟通出现问题,有必要走司法途径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免费指派的律师会为他提供帮助。
|